基层单位邀我去培训通讯员,给我的题目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要求我讲得有点层次。可是等我到了那里,他们又告诉我说教室里坐着的一多半是从来没有写过新闻的新手,我不得已临时调整了讲课内容,首先给他们打基础,讲明白要达到“文从字顺,把事情说清楚”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掌握哪些要领,然后才转入正题。结果是人物通讯我才刚刚讲了一个大概,解读了两篇习作,我的四个课时就被我花光了,我带去准备讲的崔济哲这篇《给他深深鞠一躬》,本来我是打算好好讲一讲的,因为没有时间,就搁置了下来。 现在有一点时间,我翻开这篇散文重新读了一遍,感触颇多,决定用《新闻课堂》的方式来说说我至爱的这篇散文,看看名家高手是怎么样来写人物、表现人物的。虽然这篇文章不是人物通讯,而是一篇散文,却为我们写好人物通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写通讯难,写人物通讯尤其难,如果我们写人物通讯的时候,不是单纯地为状人而状人,而能够把写散文的一些手法、特别是思维方式、观察角度、语言技巧等等运用到人物通讯当中来,那我们的人物通讯就会精彩生动得多,人物也会鲜活得多、可亲可近得多。 首先说作者崔济哲是谁? 《给他深深鞠一躬》的作者崔济哲是新华社的一代名记,现任新华社副社长。我从《中国作家》2006年第12期上读到这篇散文时,猛地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然后就一直在想,崔济哲是谁?为什么把一篇游记散文写得这么好?在网络上搜索了一通之后,看到了有关他的身份、简历,包括他的另外一些名篇佳作,比如《卢沟桥赋》、《三峡散记》、《父亲》这样的文化散文,还有一些新闻作品。这些作品和一般新闻作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除了现实意义外,还能真切地看到作者对民生、社会和历史的责任与忧患。从一个名记到新华社的高层领导,这样的阅历,使得他对现实、体制、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对历史和社会有着更真切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他的文化散文之所以能站在高处并把散文拓展到一个新境界的重要原因。 散文的精华之处在于叙述形成的意境,但是,对散文大家而言,仅仅是意境还不够。在这篇散文当中,我们能看到,在这些意境之外,还有一个以作家浓厚的人文精神构建的哲学或美学空间。透过这篇文字想象一下作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会想,如果我见到作者本人,我将看到他的眼睛里流露出怎样清澈而幽深的目光呢。一个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深刻的思想和经历,集名记、作家、省部级高官于一身的人,该是有着怎样清澈如泉的心灵,才能解析出这个世界每一缕阳光的彩色光谱,才能把散文赋予这么丰厚的社会和历史的内涵,把散文的疆域开拓到这样一个新的境界。 其次说这篇文章妙在哪里? 这篇散文立意高远,气势恢弘。伦敦海格特公墓中安放着马克思的墓,《给他深深鞠一躬》写了作者在一个落叶缤纷的季节走进伦敦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的过程。这篇神采和文采都飘逸飞扬的散文,完全超越了一般的散文境界,没有停留在一般散文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里,而是从海格特公墓写到德国、英国,再写到中国,从马克思写到毛泽东,从十月革命写到文化大革命。把这些宏大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是作家追寻真理,寻找人生坐标和价值的成长脉络。从幼小时期想为什么毛泽东没有像马克思那样有胡子的简单认知,到对“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的深层思考。我们不仅和作家一起走近马克思,并触摸到一个伟大灵魂。同时,我们更看到了一个生长在古老东方大地上的孩子在一个哲人的引领下成为一个思想者的历程。 我想在新闻课堂上讲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我们写人物通讯写的都是先进人物,而马克思,无论在思想界、理论界,在经济学领域,在革命阵营里,他都堪称是先进的极致,现实已经很好地给出了答案: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据英国BBC广播公司2006年7月14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共产主义理论奠基人卡尔•马克思以27.9%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得票率为12.6%,远远落在其后,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更是望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能进前20名。崔济哲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即使是面对马克思这样一位巨人、伟人,原来也可以这样来描写,一切的先进性、阶级性、党性,都以人性为前提和基础。作者把自己对一位伟人从最初的陌生与疑惑、到逐步认知、直至情感上的完全认同摆进文章里面去,一点点地认识人物、接近人物、解读人物,直至达到了一个认知与思想的高度,而把一个至情至性的历史伟人活脱脱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不仅把马克思的思想与理论的先进性演绎到了极致,更把马克思的爱情与幸福演绎到了经典和极致。 再次说我们对马列的误解有多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女作家谌容在小说《人到中年》当中塑造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身份是早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太太,死板、僵化、满嘴革命词汇,满脑子个人主义,没有一点人情味,永远端着一副伟大、光荣、正确的架子训人,动不动就看不惯小年轻。作家出于对这种人的不满,给她取了一个绰号:“马列主义老太太”。不曾想一个作家在一篇小说里面给一个小说人物取的一个绰号,竟然风靡了全国。那时的国人刚刚走出文革,但文革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深刻的,也是人们急于摆脱的,于是现实中很多类似的人都被人们笑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由此可见它的影响力有多么大,在当时的中国,国人心目中的“马列面孔”有多少,而我们对马列的误解又有多么深。直到现在,我身边的人对这种没有一点人情味的为人或者写作方式不能接受的时候,还是会批评为“太马列”了。其实马列和这些人,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离着有十万八千里呢。 而马列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我们共产党人的老祖宗难道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吗?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好一点的、我心里面可以认同的答案。翻开《共产党宣言》,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幽灵。”觉得马克思的文笔真好,决不是我们想象的板着面孔说话的那种。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那样一个风趣幽默、机智坚定的革命者形象,也完全不是我们后来附会的那个样子嘛。现在崔济哲的这篇散文让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我几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一而再再而三地读着这篇散文。 历史总要由人来抒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思想的高度和人性的深度总是能找到一个最佳的交汇点。崔济哲在描写一些在人类创造历史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的时候,读者总能看到人物身上闪现出来的人性深处的光芒。在《给他深深鞠一躬》中,读者看到了这样一幅感人至深的图景:一个改变历史的伟大灵魂在向世界昭示真理的同时,以一颗大爱之心对一个叫燕妮的女人说—— “愿把头俯贴在亲爱的胸膛, 永远幸福地安息在你的身旁 活着我们共呼吸 死后我们一起埋葬。 马克思,那头老雄狮是幸福的,他的一生因为有燕妮的陪伴而光辉,而燕妮在地下又因为有了他的赴约将永不寂寞。” 崔济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境界是何等动人心魄,读到这里我觉得,“世界”、“男人”和“女人”,只有像这样组合在一起,才臻于完美,止于至善。 崔济哲用他的思考和感受给我们描画出来的马克思的形象,使得任何一个女人面对他的时候都会为之动心:“我们都觉得马克思特了不起,因为他不但是伟人,而且首先是个男人,有情有爱,有家有眷,他是百分之百的情种,为理想而来,为爱情而去,马克思是一位完美的人。在燕妮临终之际,马克思一直在注视着她,‘甚至在最后几个小时,也没有临终的挣扎,而是慢慢地沉入睡乡,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这是马克思从心底的赞美和祝福。” 最后说写人物通讯应该避开什么样的误区? 说完崔济哲笔下的马克思,欣赏完这头老雄狮的理想、爱情、亲情和友情,不得不从那种至美的境界里重新回到现实中来,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写好人物通讯。我并没有要求我们的通讯员也要写得有人家那么好,但一些长期形成的观念上的误区总是应该避开,至少你写出来的东西不要违背常情、违背人性,写不好不要紧,只要老老实实地写,写得真实和质朴,就蛮好了。 我的看法是,写人物通讯一定要把握一个大原则: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不要凭空想象,觉得先进模范都有异于常人。我现在在编辑部经常收到的人物通讯多数是三步曲,每一个人,无论是劳模先进、还是领导干部、还是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写下来都离不了这三步曲: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顾家庭。似乎只有具备了这三个要素,人物才具有了先进性。看上去似乎是够先进了,只是每一步看起来都是那么假,让人难以置信。 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每当看到人物通讯中的人连家庭都不顾、连老婆孩子都不去好好爱惜、父母长辈也不去好好孝敬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先进性我实在不敢苟同。表现人物是需要典型化,但不是像这样一味地“三突出”,这样脱离生活、脱离人性地拔高。如果我们要宣传的人物真的是这种“高大全”式的虚假和空洞,没有半点真实性可言,我想首先他就完全失去了群众基础,也就没有了先进性和代表性,更不可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通讯员的作品当中,时不时会看到:“带病坚持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永远都在“加班加点”等等,其实这些我们写起来顺手、念起来顺口的话,细细想来,竟是一些凡人难以达到、高不可攀的境界。说到底,劳模也是活生生的人,而恰恰是这些拔高的话,剥夺了劳模生病休息的权利,宣传材料上都这么写了,劳模只好咬着牙坚持,结果是当劳模经常要昏倒在岗位上,真能把人活活累死。 还有一句话,也是经常会出现在人物通讯当中:“热爱云锡,不顾生死”,好不好的,就号召弟兄们拼了,好像弟兄们都是传说中有九条命的猫一样。每次我看着这几个字,想,我们热爱云锡,是因为云锡给了我们生存的保障,云锡是我们衣食温饱的来源,我们依赖云锡生存,云锡仰仗我们发展,我们和云锡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我们的云锡需要我们连生命都不要地去热爱,那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哪里还谈得上热爱?这样的热爱方式实在是太离谱,但我们的通讯员却经常会脑子都不动动、也不过一过自己的心真实感受一下,类似这样的话语一堆堆的就写来了。以至于到了我这里的时候,我几乎要惊呼:我的个妈呀,这都是些什么人呐,也太特殊材料了吧。 像我认识的一位劳模,他本来就身高腿长,走路风快,却还是每天都要“跑步上下班”,有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有点蛮横地在路上拦住他问:“为什么要一点不饶自己地天天跑步上下班?是因为你跑步上下班先进材料上才这么写你的?还是因为先进材料上这么写你了,你才不得不天天跑步上下班?你就不能让自己稍微舒缓一点吗?你的生活不应该总是这个样子。”这位劳模半天不言语,最后给了我一个苦意的笑容,然后又跑走了。 是呀,都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还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来表现活生生的人和事,静静地想一想,不觉得这样的写作方式离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太远了吗?如果我们真正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站在人物的角度上去想一想,我想我们就不会这么“没良心”、这么“没人性”地去描写先进模范人物了,也不至于让自己本来就有很多废话的文章,再闹出很多笑话来。 |